吉利星座完成一期组网, 中国汽车迈入"天地一体化"新时代!

  • 2025-09-29 14:16:15
  • 379

9月24日15时56分,吉利星座第六个轨道面以"一箭12星"方式成功发射入轨。这是吉利星座两个月内连续第三次组网发射,至此,‌吉利在轨卫星数量增至64颗‌,顺利完成一期组网部署。

自2022年启动发射以来,时空道宇通过连续六次成功发射,完成了一期组网部署。此次发射也标志着我国民营低轨卫星物联网建设迈上新台阶,成为国内首个完成组网且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。

01 吉利星座实现全球实时通信覆盖

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,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搭载着12颗卫星腾空而起,将吉利星座06组卫星和北大时空星01试验星送入预定轨道。这次发射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,更是‌中国商业航天高密度发射能力的体现‌。

此次发射成功后,‌吉利星座已实现除南北极外的全球任意一点实时通信覆盖‌。所有卫星在轨可靠性和网络可靠性均为100%,展现了出色的技术稳定性和系统韧性。

在南北纬60°核心区域,吉利星座可提供1至2重卫星通信实时覆盖,具备每日3.4亿次通信能力,可服务全球2000万用户。这一覆盖能力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走向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02 卫星物联网为汽车智能化注入新动能

吉利星座并非遥远的航天工程,而是与汽车用户体验息息相关的技术创新。‌卫星物联网补盲能力为智能网联汽车筑起"安全防线"‌。

目前,吉利控股旗下已有吉利银河星耀8、吉利银河E8、领克9、极氪001FR、极氪009光辉版等多款车型搭载卫星通信技术。通过卫星物联通信的能力,车辆即使在山区、沙漠等无公网覆盖区域,也能实现远程信息同步、车辆数据上传等智能化功能。

在实际应用中,这一技术意味着当车辆驶入无公网覆盖的偏远区域时,仍能通过卫星实现远程信息同步,甚至在紧急情况下触发应急通信,真正实现安全出行"永不失联"。

03 "造车+造星"模式构建生态级竞争优势

吉利星座的组网落地,本质上是"天地一体化"智能出行生态的关键一步。当前,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已从单一车辆的智能化,延伸至"车-路-云-星"协同的生态能力。

传统车企多聚焦于车载芯片、自动驾驶算法等"车端"技术,而‌吉利通过跨界航天布局,直接掌握了"星端"通信基础设施的自主权‌。这种"造车+造星"的独特模式,打破了汽车行业对外部通信基础设施的依赖。

这种‌生态级创新不仅让吉利在竞争中占据优势‌,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创新范本。当其他企业还在争夺地面网络资源时,吉利已通过太空布局,为未来智能出行抢占了"制高点"。

04 全球化商业应用前景广阔

在国际市场,‌吉利星座已与20多个国家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‌,重点布局中东、非洲、东南亚、中亚和拉美市场。2024年6月,吉利星座在阿曼完成首次海外商用部署测试,通信成功率达99.15%,网络可用性超过99.97%。

这种"以汽车场景为核心,辐射全产业"的拓展模式,不仅让卫星技术快速实现商业化闭环,更反哺汽车生态——当卫星网络覆盖全球更多区域、服务更多产业时,‌汽车作为"移动智能终端"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‌。

吉利的航天布局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增添了差异化竞争力。当全球智能汽车竞争聚焦于自动驾驶算法、电池技术等领域时,‌卫星通信成为新的竞争焦点‌,吉利通过民营航天的高效模式,从项目启动到一期组网仅用4年,率先实现技术落地与规模化应用。

写在最后,这张正在织就的"太空网",悄然改变着我们对"智能出行"的想象,中国汽车产业也正沿着这条"天地协同"的道路,走向更广阔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