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发! 特斯拉智驾要更名了

  • 2025-08-01 21:38:05
  • 113

特斯拉的“最强智驾”终于要入华了。

近日,特斯拉官方高调宣布,其全自动驾驶系统(FSD)预计将在2025年登陆中国和欧洲市场,目前正等待监管层审批。这标志着马斯克口中的“全自动驾驶”即将迈出全球化落地的重要一步。

为了这个节点,特斯拉中国已经悄然做出调整。

不久前,有用户发现,在特斯拉App中,“FSD智能辅助驾驶软件”已悄然改名为**“辅助驾驶软件”**。这是FSD今年2月正式引入中国市场以来的第三次命名变更:从“完全自动驾驶能力”到“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”,再到如今的“辅助驾驶软件”。

一字之差,却颇有深意。

目前,特斯拉的驾驶辅助系统在中国区分为三档:BAP(基础辅助驾驶)、EAP(增强辅助驾驶)和FSD(智能辅助驾驶)。这套调整后的命名,更贴近当前法规对智能驾驶的描述,也似乎是在为后续版本更新与功能推送“预留余地”。

尽管“全自动驾驶”这个词目前在中国还未得到政策层面认可,但从技术演进路线看,FSD的入华脚步已愈发清晰。马斯克此前公开表示,2026年前特斯拉将实现L4级自动驾驶并大规模推向全球市场,其核心目标正是打造无人驾驶生态闭环——自动驾驶车辆、自主泊车、无人配送、Robotaxi车队等。

但这条路远不平坦。FSD入华面临的核心挑战仍集中在以下几个维度:

政策审批与数据安全:高阶智驾系统牵涉到大量高精度地图、车载传感器数据实时上传,必须通过工信部、网信办等监管部门审查。

本土化技术适配:中国复杂的道路状况、高密度人车混行环境,对算法鲁棒性要求极高。即便FSD在美国已经跑出“人类司机以上”的成绩,在中国依然需要本地化适配。

行业竞争博弈:华为、蔚来、小鹏等本土企业正全力推进城市NOA,不少已经实现城区无图智驾,这将使FSD入华后直面激烈竞争。

但特斯拉并非没有筹码。

在北美,FSD已经进入v12版本,彻底告别规则引擎,全面转向端到端神经网络,核心逻辑是:通过大量实际驾驶数据+AI大模型学习,形成类似“老司机”的判断力与控制能力。这种算法路线不同于传统“感知-预测-规划”分模块模型,更接近人类的直觉式决策。

而且,FSD系统无需高精地图也可运行,这在中国政策环境下反倒成了潜在优势。

事实上,FSD v12在美国测试中已经可完成包括城市道路自动超车、自动避让施工、识别交警指挥、自动泊车在内的多项高难度动作,表现远超早期版本。马斯克自己也表示,“我每周几乎都不开车了,全靠FSD。”

在智能驾驶已成“车企第二战场”的当下,特斯拉正试图再次扮演“技术领航者”角色。

问题是,当它真的来了——你敢松开方向盘,把一切交给它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