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禁三个月后, 美方突然改口了, 但中方的回应耐人寻味!

  • 2025-08-16 03:35:29
  • 930

近日,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美国批准其向中国恢复销售H20芯片并计划推出新款兼容GPU,这一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,激起层层涟漪。三个月前美国还将H20芯片纳入被禁的管制清单,如今却突然改口,这一戏剧性转变引发了外界对中美科技战走向的诸多猜测。但中方的回应耐人寻味!

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由来已久,自2022年通过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及后续规则,便逐步限制先进芯片、EDA工具及制造设备对华出口。到了2025年,更是变本加厉,将专为中国设计的H20芯片也纳入管制清单,致使该芯片在中国市场几乎绝迹。然而,仅仅三个月后,美国商务部就批准了H20的出口许可,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,让世界都在猜测中美科技战是否就此结束,世界贸易秩序能否恢复正常。

部分专家预言中美科技战已经结束,世界贸易秩序将重回正轨,但这种判断未免过于乐观。从中方外交部的回应便可看出端倪,外交部表示“一般不对企业的行为作出具体的评论”,同时着重强调中方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工具化、武器化,对中国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。这种谨慎的态度表明,中美科技战远未到宣告结束的时候,最多只是从原先的恶性竞争开始向良性竞争转变,而且这一转变过程还可能充满反复。

事实也确实如此,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并未真正停止。英伟达出口给中国的H20芯片是“阉割版”,并非其最先进的芯片。H20虽基于英伟达Hopper架构,配备96GB HBM3显存,带宽达4.0TB/s,但核心数量较H100减少41%,性能降低28%。为了符合美国的“芯片出口管制”,Hopper架构已被“阉割”至极限,无法进一步降级。这充分说明,美国即便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出口管制,依然在芯片性能上设置重重障碍,试图保持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。

那么,美国为何会在此时做出放宽芯片出口管制的决定呢?商业利益是一个重要因素。2025年4月的出口禁令给英伟达带来了沉重打击,该公司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将损失80亿美元营收。自美国实施“芯片禁令”以来,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从95%大幅降至50%,面临着华为、寒武纪等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。如果继续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,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可能会进一步萎缩,损失也将不断扩大。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,这显然是无法承受之重。

从美国整体经济层面来看,持续的芯片禁令也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。芯片产业是美国的高科技支柱产业之一,涉及众多上下游企业和大量就业岗位。对中国实施严格的芯片出口管制,不仅影响了美国芯片企业的收入和利润,也波及到了相关配套产业,导致就业岗位减少、经济增长放缓。在这种情况下,美国不得不权衡利弊,适当放宽芯片出口管制,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。

然而,我们不能因为美国此次放宽芯片出口管制就放松警惕。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霸权思维根深蒂固,为了维护自身的科技霸主地位,很可能会在未来根据形势变化再次调整。中美科技战是一场长期的、复杂的博弈,不会因为一时的政策调整而轻易结束。

对于中国来说,美国放宽芯片出口管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一方面,这有助于缓解中国在芯片供应方面的压力,为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;另一方面,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不能过度依赖外部供应,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,加大在芯片研发、制造等关键领域的投入,突破技术瓶颈,实现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,推动全球科技产业朝着更加公平、合理、开放的方向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