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丝路话语]斩断AI造假“黑手” 守护网络清朗天空
- 2025-08-14 19:10:04
- 335
□王志高
外国人熟练演唱中文歌曲、银发奶奶传授养生秘诀、氛围感女孩分享穿搭美学……社交媒体上,一些AI生成的视频关注度颇高,“细节满满”让很多网友信以为真。“新华视点”记者调查发现,不少社交账号利用AI技术造假、博眼球快速“吸粉”起号,进而变现。(8月11日新华社)
AI本应是助力创新的“魔法棒”,如今却成了部分人谋取私利的“黑手”,肆意搅乱网络空间的平静。
AI造假起号,如同网络世界里的“毒瘤”,以惊人的速度蔓延生长。从情感、养生到颜值等各个领域,都成了其肆虐的“重灾区”。一些账号利用AI打造虚假形象,进行“年龄焦虑”营销,背后却藏着推销“三无”保健产品的险恶用心;还有账号通过批量生成吸睛文案、动态视频,快速“吸粉”后,或电商带货,或账号转卖,赚得盆满钵满。这些行为,不仅欺骗了广大网友的感情,更扰乱了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,让网络世界变得乌烟瘴气。
AI造假的泛滥,是技术被滥用的悲哀,也是人性贪婪的写照。在利益的驱使下,一些人丧失了道德底线,将AI技术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,肆意践踏网络空间的规则和秩序。他们如同贪婪的吸血鬼,不断吸食着网络世界的正能量,让原本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网络空间变得死气沉沉。
然而,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,AI造假起号也绝非无懈可击。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的“清朗·整治AI技术滥用”专项行动,如同利剑出鞘,直指AI造假起号的要害。多家互联网平台也纷纷发布专项治理公告,重点整治AI批量造假等违规行为。这些举措,彰显了政府和企业对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坚定决心,也为广大网友树立了信心。
但要想彻底斩断AI造假起号的“黑手”,还需多方协同发力。技术提供者应强化技术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研发,让AI技术成为守护网络清朗的“盾牌”,而非破坏秩序的“利刃”;平台要提高对深度伪造内容的检测精度,完善相关规则,明确对违规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,让违规者无处遁形;监管部门应督促平台履行治理责任,建立违规账号“黑名单”,对高频、反复触犯规则的账号主体加大处罚力度,切断其获利渠道。
守护网络清朗天空,人人有责。我们每一个网友都应提高警惕,增强辨别能力,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;同时,积极举报可疑账号,为净化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只有大家齐心协力,才能让AI技术真正造福人类,让网络世界成为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美好家园。
- 上一篇:慰安妇制度受害奶奶的笑令人心痛
- 下一篇:台风杨柳在福建沿海登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