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再遥遥领先, 8月销量证明, 特斯拉的黄金时代过去了
- 2025-09-02 14:17:24
- 593
1年之前的那场商战失败,如今却忽然迎来了峰回路转。
2024年9月,恰逢中国车企的新能源SUV们发布会扎堆,也就有了李斌少有的吐槽,“六大门派围攻Model Y,但受伤的却是乐道”。而之后,当时间来到11月1日时,随着各家车企的销量开始公布后,小鹏G6、极氪7X、智界R7、智己LS6、乐道L60、阿维塔07们的销量表现不错,但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却反而屡创新高。周销量中,Model Y一款车的销量,却甚至比其他几款SUV的总和还要更多。
2025年9月,恰逢8月车企销量集中发布,各家车企的交卷数字有着非常多的共性,其中超过5家车企交出了创纪录的表现。如今的市场竞争已经足够的激烈,车企老板、CEO、行业专家、分析机构已经共同认定一个事实,中国车市从增量市场转入了存量市场。即,市场基盘就这么大,如果想实现销量增长,那就得从竞争对手手里抢。
事实是,从自主品牌再到新势力,中国头部车企都在快速增长。再考虑到特斯拉的现状,乘联分会数据显示,今年前7个月,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累计销量为30.4万辆,同比下滑6.3%,在新能源市场零售销量排名前十厂商中销量跌幅最大。以及续航830公里的Model 3全新版本,上市不到1个月就开始官降1万元。从消费者再到车企,都有一个疑问,特斯拉在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否过去了?
事实:从遥遥领先,到一定领先
从品牌端进行梳理,局面是特斯拉的强劲对手都在上涨。
比亚迪,8月销量37.36万辆,比2024年同期的37.31万辆微增,能在当前市场保持微增,主因是出口业务的崛起。今年1-8月,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280万辆,8月的单月出口已经能做到超过8万辆,超过了2个小鹏的8月销量。
上汽集团销量36.34万辆,同比涨41.04%,吉利排在第三,同比增长38%,而25.02万辆的销售数字中,新能源占比已超50%,纯电销量9.3万,插混销量5.4万,同比增长都超过了90%。长安销量23.3万辆,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80%,单月已经能达到8.8万辆。
而更受人关注的新势力车企数据中,零跑交付量5.71万辆,同比增长88%,鸿蒙智行交付4.45万辆,小鹏交付量3.77万辆,同比增长169%,蔚来交付3.13万辆,同比增长55.2%,小米交付量破3万辆,岚图交付量1.35万辆,同比增长119%。
吉利内部整合之后的极氪科技,交付量4.48万辆,同比增长11%,东风集团内部整合之后的奕派科技,交付量2.91万辆,同比增长62.39%,阿维塔的交付量为1.05万辆,同比增长185%。另外,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为2.85万辆,智己汽车的交付量为0.61万辆。
那么,整体看上述的种种数字,最核心的几个亮点包括:
1.多家车企销量创下新高,包括蔚来破3万,乐道L90单月破1万,小鹏破3.77万,零跑接近6万辆等等;
2.下滑的车企有理想汽车、鸿蒙智行,相比2024年8月超4.8万辆的表现,理想同比下滑41%,环比下降约7%。同时,鸿蒙智行也发生了环比2连降,7月为9.47%,8月为6.64%。不过,华为的后续空间显然是要大爆发的,9月尚界H5会上市,而且9月问界M8、智界R7等要大规模交付。
而对于特斯拉销量有影响的,则是如下:
和特斯拉价格重叠的企业包括,蔚来、乐道、岚图、领克、极氪、小米、阿维塔、理想、鸿蒙智行。
那么,除了理想的销量有所下滑之外,其余的车企销量都在增长。另外,理想的销量虽然是发生了下滑,但理想i8的出现,相当于直接拿走特斯拉Model Y的份额。李想已经确定了理想i8的稳态目标,为6000台/月。
然而,特斯拉在中国是真的不能打了吗?答案也并非完全如此,如今的现实是,特斯拉的轿车在中国销量受挫,同时在全球也是受挫,但SUV方面,依然有不错的战斗力。因为,从Model Y L的忽然推出与忽然上市,门店立刻就聚集了非常多的人流,而且特斯拉也一改之前的高定价逻辑,33.9万元的起售价,低于理想i8,也打出了自己的性价比优势。
另外,马斯克已经在电话会上宣布过,今年第四季度将推出的“廉价版Model Y”新款车型,价格很有可能降低到15万元左右。
上述的一切,展示出了,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表现确实不能够像2020-2024年那样,能够很轻松的就遥遥领先,而只能是在细分市场相对领先。
何小鹏和李想的预言,开始失效了?
至于如何解释当前的市场销量局面,可以有2种答案。第一种是,中国品牌在更新速度、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、成本控制、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占据了明显的优势。最核心的一个例证就是,各大品牌几乎每年都会推出至少2款以上的重磅新车,来争夺销量,但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在更新换代上明显偏慢。
第二种答案,则更揭露了事实。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顶流明星品牌,但在社会认知发生改变时,这些顶流也会往往遭受最大的冲击。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给予了每个人都非常充沛的信息获取渠道,所以,很容易把被过度神话的东西去魅,流量的回旋镖也就会反噬。
而对于特斯拉来说,智能驾驶,甚至是自动驾驶能否快速的扭转销量走势?
这个问题的答案,不仅关乎特斯拉,更是关乎整个市场的走势。
眼前所发生的一切,其实直接打破了之前的预判,需要重新修正。比如,李想、何小鹏,此前的判断,如今都要打上一个问号。
比如,从智能驾驶辅助,甚至自动驾驶的角度来看。何小鹏曾经很多次公开表示过,如果没有AI能力,如果做不到自动驾驶,如果年销量不能达到300万辆,这都会在接下里的淘汰赛中出局。
同时,其关于淘汰的说法也分为2种,一种是,其在2025开年内部信中表示,2025 年至 2027 年是汽车行业的淘汰赛阶段。一种是,2025年7月接受采访时表示,未来五年将会是中国汽车淘汰赛的最后五年。
主要的论据是,如果无法做到极强的AI能力,包括智能驾驶、自动驾驶、机器人等,不会有特别好的竞争力。同时,他预计,在淘汰赛的最后5年,当前乘用车市场大约70个子品牌,将发生大量的兼并重组,很可能只剩十几个甚至几个,比如只剩5-7家。
不过,整合1-8月的销量,这样的趋势似乎并没有十分明朗。从各大车企的销量数字和结构上不难看出,当L2级智能驾驶辅助几乎成为了行业标配配置后,目前可见的是,也许日后会大爆发,但如今能够带来的增长幅度有限。
比亚迪,实现了高速智驾辅助和智能泊车辅助的平权,8月的销量微增,同时从财报上看,它的利润降低也受到了标配智驾辅助的成本上扬影响。同样,目前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表现最好的2家车企,小鹏汽车的单品牌销量走势确实不错,连续多个月突破3万辆。但,其实对于销量的拉动,只在几千台左右徘徊。
1-3月的销量数字是3.03万、3.04万辆、3.32万辆,4-6月的销量数字是3.5万辆、3.35万辆、3.46万辆,7月和8月的销量数字是3.67万辆、3.77万辆。
华为因为不直接造车,所以虽然鸿蒙智行的环比有所波动,但结合岚图、阿维塔、奥迪等的市场表现来看,它的渗透率显然在高速提升。
另外,李想也做出过相关的预测。其在2023年时曾表示过,到2025年年末,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80%以上,同时市场会被五大品牌所统治。
但,从整个2025年全年的销量表现走势上不难看出,汽车市场的走势并非像智能手机那样,高度集中在某几家的手中,亦或者是谁能够靠一门独家的技术绝技就实现不可被超越。
写在最后:
汽车更多要考虑的是综合表现,这与其他的智能设备不同,不同于电脑、手机或者是平板、眼镜。
除了上述关于智能驾驶、AI、特斯拉等方面的话题之外,还能够看出更多的趋势转变。例如,如今的车企已经开始进入了体系化竞争的时代,谁的体系能力更强,谁就能保持生命力。
比如,吉利目前在旗下的多品牌与控股品牌中,开始推进雷神电混的各种分级应用,这在极氪、沃尔沃、领克、银河上都取得了好的销量表现。再比如新势力里的零跑和蔚来,随着零跑的规模化越来越大,其科技平权的能力也越来越强。再比如,这次成都车展上,蔚来因为体系优化打通之后,能让100kWh电池成为独家优势亮点。另外,比亚迪的易三方与易四方也是如此。
总之,很多认知都在发生快速变化,而之前的很多预言,也都在被慢慢打翻。
- 上一篇:前中国主播被判赔万日元
- 下一篇:甚至怀疑过绿是字的颜色